幼兒也患抑鬱症?

 

iStock 000007039683XSmall34近十年,美國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抑鬱症患者不分年齡,甚至連幼兒也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專家指出正常的嬰兒和父母對望時應有眼神交流﹔四個月大的健康嬰兒會表達高興的情緒﹔九個月時,嬰兒會與人交換微笑。若嬰兒在這些方面表現異常,顯示可能患有抑鬱症了。

 

兩三歲可確定

環顧全球,愈來愈多國家正視嬰兒及幼兒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問題,嬰兒及幼兒的精神健康更是目前精神病學領域中備受重視的領域。不少醫學專家試圖找到更多的早期症狀,以判斷嬰兒是否有患抑鬱症、過度活躍症等傾向,因為這些疾病及早診斷十分重要。
據負責研究的美國人員表示,那些出生後幾個月內表現異常,到了一歲時仍不會回應別人呼喚自己的嬰兒,患抑鬱症的機率很高。而兒科醫生一般在幼兒兩歲到三歲時就可根據相關精神測試確定他是否患有抑鬱症。08年2月,美國聯邦衛生機構有調查報告指出,每150名美國孩子中,便有1名受過度活躍症或抑鬱症困擾。

 

影響精神健康三要素:

(一) 孕婦和BB的營養:許多研究都顯示BB在母體內、初生或幼年時缺乏基本營養,他們的腦部和智力發展會受到嚴重的窒礙。營養對懷孕頭三個月的孕婦非常重要,因為BB的腦細胞是在這段時間開始形成的。

 

(二) 遺傳:遺傳基因如建築物的藍圖,宏觀控制建築物的發展;而環境上各方面的因素,就在實質微觀的層面上,決定整個建築物的落成。

 

(三) 家庭溝通 : 孩子的嬰幼兒期經驗和所得到的支援(尤指家庭支援):孩子需要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提供安全的環境和正面的經驗,以及指導他們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別以為BB年紀太小,不會明白你說甚麼就不用和他/她說話,若BB常常沒有說話對象,他/她會無法發展健全的神經聯繫。

 

至於影響嬰幼兒期所得到的支援的因素,最明顯是家人,尤其是父母會如何面對困難和生活壓力的能力。而童年的負面經驗較多,亦會對腦部的發展造成深遠的不良影響。所以,一旦嬰兒在這些方面表現異常,家長應及早診斷、及時治療。

 

 

alt

 

 

BB 相關文章

搜尋>>BB資訊


(飲食頻道):
今日美食  |  今日美食 (ENG)

(健康頻道):
今日健康

 (親子頻道):
今日BB  |  今日兒童